温州本地宝 > 温州教育 > 温州教育资讯 > 2020温州永嘉县中小学民办学校如何招生
2020温州永嘉县中小学民办学校如何招生
2020-06-05 22:14【我要纠错】

【导语】:2020永嘉县中小学招生采取户籍为主、划片招生的办法,确保施教区内每位户籍适龄儿童少年都有一个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学位,实现“零择校”2020小学招收的对象为2014年8月31日(含)之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初中招收的对象为2020年小学毕业生。

  民办学校招生

  1.招生范围

  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下简称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市教育局批设、县教育局管辖和县教育局批设的民办学校均在本县范围内招生,本县范围内招不足的,经县教育局同意,由市教育局统筹,可在市域范围内补招(每人限报1所)

  任何民办学校不得跨市域招生。民办学校与县政府原先签订有协议由民办学校负责承接的生源,相关生源按协议约定录取,不得选择生源。受县政府委托承担了部分施教区范围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应明确施教区范围并按公办学校就近入学相关政策入学,不得选择生源;其非施教区范围内的招生按民办学校招生录取规则执行。

  2.对象分类

  (1)户籍生。拥有本县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2)产权生。其法定监护人或本人拥有本县不动产产权(住宅性质)的适龄儿童少年。

  (3)居住生。其法定监护人或本人在本县实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监护人需具有本县《浙江省居住证》(未办理居住证的,须具有本县《临时居住证》并在本县连续缴纳社保一年以上)。

  (4)学籍生。在本县小学就读(以电子学籍注册为准)的小学毕业生。

  (5)政策照顾学生。符合政策照顾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

  各民办学校不得拒绝或变相拒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报名。

  3.招生办法

  民办学校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部录取。

  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严格按照“三个全部”(全部学校,全部对象、全部计划)的要求,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全程有公证机构参与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被2所民办学校录取的,要在县教育局规定的时间内予以录取确认(签订录取就读承诺书)并完成缴费。

  经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后确认放弃的(学校要保存确认放弃的相关依据材料),按摇号生成的顺序号,在未被任何学校预录取的学生中依次递补录取。递补录取人数为学校空余学额数。补录后仍招不足的,经县、市教育局同意,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在市域范围内补招。补录中如报名人数超过空余学额的,也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学生可以直升其初中部。明确直升的,其直升计划须在招生前公布,报名和录取确认工作纳入招生管理系统平台。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直升报名人数少于初中部招生计划的,一次性全部录取;直升后空余的学额按民办学校招生录取规则在核准范围内统一招录。其小学部直升报名人数多于初中部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派号录取,不得选择生源。

  民办学校举办者、正式聘任并实际工作的教师以及工龄满1年的职工(需提供至报名时各满1年的流水工资册与连续缴纳社保证明材料)子女要求在本校就读的,优先照顾入学。直升生、教职工及举办者子女、政策照顾生在5月29日之前完成录取并公示。

  符合公办入学条件但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按照公办学校招生同等待遇安排入学。被民办学校录取后放弃的(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的,视同放弃),以及因弄虚作假被取消录取资格的,按公办学校招生细则降批次统筹安排入学。

  4.招生管理

  (1)信息公开

  民办学校要自主制定招生方案(包括招生计划、班级数、班额信息,招生各流程的时间安排,入学报名条件,审核录取办法,学校收费项目与标准),在规定时间内报学区审核、县教育局核准后,向社会公布并严格按方案执行。不得发布未经县教育局审核的招生简章、方案等;不得做任何形式的变相夸大宣传或诋毁其它学校。对已经公示的收费标准要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不得在公示的收费项目之外额外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费用;不得在规定的时间前提前收费。

  (2)严格程序

  各民办学校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组织招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前组织招生,争抢生源;不得在统一的招生管理平台外录取新生;不得组织面试、面谈或评测;不通过第三方机构变相组织招生考试或学科竞赛;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

  (四)特殊情况处理

  1.县少艺校、县体育运动学校分别招收具备一定艺术、体育特长的适龄儿童少年,可进行术科测评,但不得组织文化科目考试,其具体招生方案另行制定,经县教育局和相关部门核准后实施。

  2.系领养、多胎以及父母离异等原因而户口未登记的适龄儿童少年,凭县民政、卫生健康、法院等部门的有效证明,到现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施教区学校报名入学。

  3.本县户籍的中、重度残疾学龄儿童少年到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施教区学校随班就读。

  4.实验中学、城西中学、城关中学施教区对象可结合生活实际,在户籍登记地址或不动产(属父母或本人)座落地址对应的施教区学校报名入学。

  5.个别特殊弱势群体亟需政府、社会予以帮扶的对象,由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向县教育局提出申请并审核,由县教育局提请县政府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予以统筹安排入学。

  6.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及其子女入学,应按《关于印发永嘉县华侨华人子女回国就读中小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永外侨〔2018〕2号)相关规定执行。符合文件规定的永嘉县人才子女申请入学的,按照《关于开展2020年度永嘉县人才子女入学申报工作的通知》(永委人办〔2020〕3号)相关规定执行。符合文件规定的永嘉县工业企业员工子女申请入学的,按照《关于印发永嘉县工业企业员工子女入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永经信〔2018〕40号)相关规定执行。新居民子女申请积分制入学的,按照《关于做好2020年度参加积分制管理新居民子女入读指定公办学校工作的通知》(永新居民领办〔2020〕3号)相关规定执行。

手机访问 温州本地宝首页

  • 温州幼升小及小升初招生政策+学区划分范围(超全汇总)

    2023年我市义务教育招生继续实行统一报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家长或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手机APP“浙里办”,搜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一件事联办”事项或“入学掌上通”应用,

  • 温州鹿城2023年小学缺补生网络报名指南(7月4日-8日)

    鹿城区“缺补生”由区招生办进行摸底登记,并视学位空余总额情况调剂到指定学校就读。如登记人数小于或等于指定安排学校空余学额数,全部予以调剂安排;如登记人数大于指定学校空余学额数,则进行电脑派位后

  • 2023温州鹿城区小学统筹生报名时间及方式(6月25日-7月4日)

    2023温州鹿城区小学统筹生报名6月25日-7月4日,通过手机APP“浙里办”(搜索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一件事联办”)选择“鹿城户籍统筹生”报名点进行网络报名、预选线下指导确认时间(如在网络报名

  • 温州平阳县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第二轮招生通告

    平阳县学生家长通过浙里办APP在《温州市义务教育招生管理系统》报名,第二轮报名时在全市范围内可以选报1所第二轮补招生民办学校,学生被民办学校录取后,在6月22日前完成报名、缴费,逾期作自动放弃处

  • 2023温州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幼升小+小升初)

    温州瓯海区招生入学报名符合入学条件申请在本区就读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家长或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手机APP“浙里办”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一件事联办”事项或“入学掌上通”应用进行入学报

  • 2023年温州瓯海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幼升小+小升初)

    温州瓯海区小学招生对象为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之间出生的适龄儿童。2016年9月1日之前出生的儿童入学,需要持有经瓯海区教育局核准同意缓入学证明。初中招生对象为2023年小学应届毕业生。

  • 2023温州洞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幼升小+小升初)

    温州洞头区实验小学、城关小学、灵昆一小、灵南小学、海霞中学、光华学校均实行分批次招生,报名区外民办学校及转公学校的,请关注相关学校的招生信息。

  • 2023温州瑞安幼升小及小升初招生咨询(监督)电话

    全市公民办学校及新居民子女招生均采取网络同步报名,统一使用“温州市义务教育招生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招生管理系统”)。瑞安幼升小及小升初招生咨询(监督)电话详见正文:

  • 2023温州永嘉县幼升小及小升初公办学校录取工作安排表

    温州永嘉县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报名家长需要下载安装“浙里办”手机APP,注册监护人个人信息并认证,搜索“入学掌上通”,选择“入学服务”板块的“义务段入学报名”,选择“永嘉县”进入报名页

  • 2023温州永嘉县幼升小及小升初学校招生报名材料

    温州永嘉县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报名家长需要下载安装“浙里办”手机APP,注册监护人个人信息并认证,搜索“入学掌上通”,选择“入学服务”板块的“义务段入学报名”,选择“永嘉县”进入报名页

  • 2023年温州永嘉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日程安排

    温州永嘉县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报名家长需要下载安装“浙里办”手机APP,注册监护人个人信息并认证,搜索“入学掌上通”,选择“入学服务”板块的“义务段入学报名”,选择“永嘉县”进入报名页

  • 温州文成县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咨询电话

    2023年文成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坚持阳光招生,按照规范有序分批入学原则实施招生录取。公办、民办学校所有招生流程和环节(招生报名、录取操作、结果公布等)全部纳入“温州市义务教育招生管理系统”进